帮你快速找医生

丁宛海的发布

  • 在脑外伤恢复期,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晚上不睡,白天不醒”的情况,很多家属都有疑虑,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呢其实,睡眠颠倒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表现为意识清楚,但夜间睡眠不足2小时,日间睡眠超过8小时,这主要与脑内上行激活系统中的睡眠一觉醒环路功能障碍有关作为家属,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1)限制眠:不管夜间睡眠有多短,早上一定要准...

  • 脑外伤如何现场急救和自救?

    发布时间:2019-09-18

    (1)要保持镇静:头部受伤者即使无昏迷也应禁食限水,避免情绪激动,不便搬动伤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如果现场危险,需要搬离伤者,要尽量平移伤者,切忌一人搜住两只胳腾、一人拽住两条腿搬动,会造成已有的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伤者可能因此突然呼吸停止,甚至死亡正确的方法是三个人一起帮助伤者平移,一个人托头、肩部,一个人托腰、臀部,一个人托住膝关节、小腿(2)要迅速止...

  • 很多患者头部受到轻微撞击后,来急诊进行头颅CT检查,并没有发现颅内有出血或骨折,自身感觉也没有不适,是不是这个患者以后就不会出现问题了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轻微脑外伤患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而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在受伤以后1个月左右会出现头痛、意识模糊、肢体活动不利等表现,这时再做CT就可能发现新问题,即慢性...

  • 如何正确认识脑外伤?

    发布时间:2019-09-18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年365个日子,春游时爬山、夏日里游泳秋天时采摘,冬日里滑冰……无论你行走、骑车、驾车还是乘车,都无法完全避免意外使脑部受伤我们不要在事情来临时一无所知,也不要在灾难降临时措手不及所以,对于脑外伤(又称:颅脑损伤),有几个要素最好知道一些(1)轻度脑外伤:绝大多数人没事,但有少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有时候会在外伤发生1~2个月...

  • 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DBS),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新技术它可以明显地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和(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绝大部分患者因接受了脑起搏器疗法,运动症状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其照料者也可以从繁重的照料工作中解脱出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由于脑起搏器治疗帕金...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由外伤引起,大部分与交通事故、暴力、高空坠落和潜水等有关,还有部分则是由工作及运动相关的行为所造成其次,本病与患者年龄很有关系,婴幼儿时期的发育不全以及老年时期的退行性变均可引起脊髓受损 疼痛持续折磨着病患 脊髓损伤后,患者会出现一种常见而顽固的后遗症——“慢性疼痛”,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疼痛...

  • 疼痛,是我们人体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外界的刺激产生疼痛,告诉我们要立刻去避免刺激,而内在的疼痛则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要想办法去找到“问题”的源头,消除疼痛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疼痛只是一种短暂而不愉悦的一种记忆,但对于少部分人而言,疼痛却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的体验比如,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什么是...

  • “植物人”促醒新疗法

    发布时间:2019-09-04

    昏迷的患者会慢慢的经过数周到数月不等的时间后进入植物状态,植物状态患者虽然貌似清醒,但是对自己和周围环境完全不能认知表现为能够睁眼,但是不能和我们进行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物人” 一部分患者会永远停留在这一状态中,称为“永久植物状态”,医生也无能为力 怎样才能促醒植物状态患者呢 第一步、昏迷急性期的救治重型颅脑创伤、大量的脑出血、脑梗塞、...

  • 患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19-08-27

    各位患者我的个人网站已开通,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医患互动更加密切和及时,许多患者从中受益,非常明显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为了让医患间更精准、高效和及时地互动,以下几点提醒大家:1,手机扫码或其它途径进入我个人网站的患者,第一次务必将病历本上的病史资料上传,尤其我初次写的详细病史及有关检查报告,以便医生快速及时掌握每位患者的病史及治疗进程; 2,医生是利用碎片化的或个...

  •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包括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此外还可伴有大量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神经...

1 2